隐形冠军|向着太阳,披荆斩棘
来源:中国之声2022-08-04 10:25:05
光伏发电,也就是太阳能发电,是全球清洁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分支,也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碳中和”成为世界各国的能源转型战略目标,清洁能源应用加速,光伏产业也在持续高速发展。今年距离美国商务部对进口中国光伏产品作出“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裁决已经过去整整10年。10年间,中国光伏产业走过至暗时刻,一路逆风前行,浴火重生,蹚出了一条可歌可泣的转型之路。
而这其中,身在河北的一家光伏一体化“元老”级企业,历经沉浮,17年稳步前行,从光伏电池产量全球第一到组件累计出货量突破100吉瓦,成功跻身百吉瓦俱乐部,书写了一部穿越周期的企业成长史。
中国之声企业调研报告——《隐形冠军》,以制造业优秀企业为样本,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企业如何高质量发展。今天(8月8日)推出:《向着太阳,披荆斩棘》。
中国光伏大厂是怎样炼成的?
在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晋智造基地的工艺实验室里,工艺经理许志卫和同事们正在对即将投入量产的新型光伏组件产品的太阳能电池进行质量和工艺的测试。
许志卫:我这个电池研发出来之后,发现它转换效率不高,我需要在这测试看这个损伤在哪。它到底是在表面,还是在硅基体,还是在背面。
许志卫在与实验室工作人员交流工作
许志卫告诉记者,这些光伏组件,也就是人们经常在工厂、住宅屋顶看到的成片太阳能板。
许志卫:大型的地面电站、渔光互补(下面养鱼上面放太阳能电池板)、农光互补,还有商业屋顶,比如大型的商超、学校、机关单位,包括居民自己的屋顶都可以装这个电站。
大型地面电站
达到工艺标准后,这些新型光伏组件将投放市场。相较于此前的光伏组件产品,新的组件采用了更为高效的电池技术。
许志卫:光电转换效率会更高,发电量更多,度电成本会更低。同样功率的一块组件,4.0的发电效率比3.0会高3.9%,老百姓建一座电站整个投资成本会下降大概4.6%。
今天,依托于领先行业的技术,这家诞生于河北省的光伏企业已经在全球拥有12个生产基地,向13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绿色光伏产品及服务,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4%。
晶澳科技宁晋基地P3生产车间鸟瞰图
可在2005年成立之初,他面对的是“原材料在国外、市场在国外、制造设备在国外”的“三头在外”窘境。公司宁晋智造基地副总经理李冰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2012年欧美以“双反”调查为由带来的限制,更是给这家年轻的光伏企业带来沉重打击。
李冰:当时我们70%以上的产品都是销往欧洲,“双反”代表欧美市场的关闭。我们最难的时候整体开工率不足40%,20多条电池生产线就开着两三条,大量的海外订单被取消,库存积压严重,新扩产能不得不停滞。
面对困境,整个中国光伏产业都在奋力投入技术研发创新。更低的硅片成本、更高的转换效率,许志卫说,那是咬着牙挤出钱来搞研发,上百次的实验失败与探索。
许志卫:我们做日本订单,进行PID测试的时候,组件产品的一个可靠性测试,有工程师并没有记录下材料的一个批次,结果就是我要重复再做,像这种情况就很暴躁。经历了上百次实验的失败,我们还能不能拿下这个订单?当时大家就都打了问号了。有工程师离开,说干不了啦,不堪重负。
企业自己势单力薄,上下游一起合力研发,最终换来了国际市场的目光重新看向这里。
许志卫:这种情况下从我们整体电池的技术,包括我们组件的封装技术,封装材料的选择,联动上下游,让他们给我们特殊定向地开发材料,才把这个攻关下来。目前我们都用这种材料,也成了行业的标准。
企业员工在生产线检测电池片
潜心研发创新,用先进技术定义行业标准,让企业在光伏行业中脱颖而出。许志卫介绍说,目前企业拥有授权专利达1086项,其中有168项是发明专利。而从2012年到2022年的十年间,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逐年提高,2021年年投入达到27亿元。
许志卫:创新研发的一个重点项目就是182PERC,一款电池产品。定了182这个尺寸之后,我们就开展了一系列可靠性测试。经历了大概大半年的时间,到2021年底我们投产了两个4GW左右的项目,当年创造了非常丰厚的效益。
闯过“疫情”关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原材料供应不足、价格攀升、全球贸易通道受阻、运费大幅度增加,这些都让全球化布局的企业面临严峻挑战。许志卫的同事赵伟周负责采购,在他的记忆里,最初那几个月每天都对着原材料仓库望眼欲穿。
赵伟周:我们有一些化学品用量很大,只要有一天不到就有可能引起断产。我们现在都是订单式生产,如果断产会造成订单违约。我们好多原材料都是进口的,确实影响太大。
焦灼之际,河北省建立起省市县三级工信系统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工作专班,通过建立部省、省际、跨部门协调机制,保障企业要素供给。企业研发工艺人员和采购人员则在全国各地寻找替代材料。赵伟周说,虽然早有预案,但真到材料断供的时候,也是“坐在热锅上”研发、测试、验证,找替代。
赵伟周:我们所有的材料目标都是国产化,你不能真到断的时候再去想办法,都是提前预案。比如生产工艺用到的感光胶,如果没有,电池根本造不出来。当时我们用的都是日本的,后来我们找到国产的去验证,可选的厂家国内就两家,不试就没有用的了。刚开始试验都是失败的,经过在生产线的反复验证,最终成功了。
赵伟周正在确认物料到货情况
如今,基地的生产已经完全恢复。2021年,晶澳科技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二,公司业绩也水涨船高,今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将达到16亿元~18亿元,同比增长124%~152%。而疫情中应对生产流程上遇到的各种难题,也更坚定了企业加速智能化工厂建设的决心。
公司宁晋智造基地副总经理李冰:全新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也给流程管控装上了“翅膀”。我们还要积极抓住“十四五”光伏市场迎来建设高峰机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做强核心技术,持续保持产业链优势,为“双碳”目标的达成贡献力量。
专注细分领域创新,带动整条产业链
目前,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1.5%,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董继华表示,河北省引导企业专注细分市场产品创新、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2021年全省涌现出9家“中国制造”排头兵,26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董继华:下一步,我们要坚持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主战场地位,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加快实施改造;鼓励骨干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组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引领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